中新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:全球機器人北京比拼“十八般武藝”
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陳杭 徐婧
機器人百米沖刺、全球左右開弓拳拳到“肉”……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正在北京舉行,機器京比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人北280支參賽隊伍、500余臺機器人,拼般圍繞26個賽項比拼“十八般武藝”。武藝
會打直拳和勾拳,全球倒地后無需扶起即可“自救”……功夫搏擊展臺人氣十足,機器京比北京科技大學大三學生朱丹陽系該項目裁判。人北他表示,拼般功夫搏擊機器人主要通過增加舵機數(shù)量提高動作自由度,武藝“舵機就像是全球關節(jié),數(shù)量越多,機器京比機器人越能采用更多角度和姿勢揮拳”。人北
8月16日,拼般在北京國家速滑館“冰絲帶”舉行的武藝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進行田徑項目100米預賽。圖為人形機器人在比賽中?!≈行律缬浾?韓海丹 攝
記者了解到,參賽隊伍常將機器人動作編輯到控制器上,由操作員遙控比拼;在觀眾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小朋友也可操控機器人來一場功夫搏擊比賽。
“這在我?guī)资甑穆殬I(yè)生涯中還是頭一遭。”比賽仲裁兼武術項目技術代表張繼東表示,由于沒有先例參考,專家們?yōu)闄C器人量身打造評分規(guī)則,即根據(jù)動作完成、演練水平和動作質(zhì)量等打分。對完成更多動作的機器人,給予相應分數(shù)傾斜。
作為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綜合性賽事,運動會規(guī)則不僅關乎比賽公平公正,更能推動機器人技術發(fā)展。
張繼東舉例稱,針對武術比賽,組委會共制定白鶴亮翅、野馬分鬃等20個動作,供參賽公司選擇。參賽公司還可自行申報動作,由專家評委根據(jù)呈現(xiàn)效果賦予分值。
“武術項目相當考驗機器人靈活性、協(xié)調(diào)性和穩(wěn)定性?!蔽湫g比賽現(xiàn)場,不少機器人的出色表現(xiàn)讓張繼東感到驚喜,“人類打出一套行云流水的動作尚且不易,更何況是機器人。”
8月15日,在北京國家速滑館“冰絲帶”舉行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,PNDbotics機器人在武術項目決賽中奪冠。 張祥毅 攝
憑借31.05分成績,PNDbotics隊最終摘得武術項目桂冠。領隊梁騏鈞表示,該隊Adam機器人分別完成基礎掌、拳、手揮琵琶等規(guī)定動作,還帶來太極、洪拳等表演。
梁騏鈞說,擬人的髖、膝、踝、肩、肘、腕等43個自由度的全身關節(jié)配置與七款全自研PSA系列執(zhí)行器,讓機器人一招一式都很“絲滑”?!澳壳霸摍C器人已能在凹凸地面、斜坡等非結(jié)構化環(huán)境中保持穩(wěn)定步態(tài)。配合后期的動作庫訓練及算法優(yōu)化,將加速其在工業(yè)、服務等場景中的落地?!?/p>
真實場景的極限挑戰(zhàn),是技術突破的驅(qū)動力。自由搏擊擂臺上,兩臺宇樹科技G1機器人激戰(zhàn)正酣,勾拳出擊、提膝沖撞、擺腿側(cè)踢,對手倒地時還會做出嘲諷動作,宛如真人格斗。
宇樹科技工作人員萬山琳表示,自由搏擊每場三個回合,每個回合三分鐘,采取積分制,有效打擊對手即得分?!拔覀兿Mㄟ^比賽來獲得實時反饋數(shù)據(jù),進而在硬件和控制算法方面對機器人進行優(yōu)化。”
8月15日,在北京國家速滑館“冰絲帶”舉行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,兩臺參加自由搏擊比賽的宇樹機器人吸引觀眾。張祥毅 攝
16日舉行的自由體操決賽上,松延動力小頑童隊奪冠,這是該隊在運動會上的首枚金牌。
體操項目考察機器人平衡性、高爆發(fā)性與運動性能。松延動力工作人員李勝濤表示,為完成空翻、空中轉(zhuǎn)體等高難度動作,團隊用兩周多時間集中調(diào)試,以解決仿真到實機遷移、實機部署適配性,以及落地瞬間腳部觸地控制等難題。
“站在賽場上的機器人都是贏家,參加就是勝利?!鳖I獎過后,李勝濤期待機器人加快從競技場走向千家萬戶,讓生產(chǎn)更智能、生活更美好。(完)